-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来龙门游玩,与其说是视觉的盛宴,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朝拜。
龙门石窟
-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
白马寺
-
洛阳博物馆(老馆)
-
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关林
-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 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白云山
-
洛阳国家牡丹园所在区域为洛阳牡丹的原声地,是隋朝西苑、唐朝神都园的旧址,是中国最早的牡丹种植区。北宋的董氏西园就位于园区之中。明朝崇祯年间,洛阳名士李献廷在董氏西园故址建李氏花园,成为清朝、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牡丹园。建国后,这里先后被改名为郊区苗圃牡丹品种园、国家牡丹品种基因库。终于2003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洛阳国家牡丹园”,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牡丹观赏区。国家牡丹园浓缩了源远流长的洛阳牡丹文化,传承了千古名园的地域文脉。园中的千年凤丹林,为宋朝董氏西园和明清李家花园的遗物,其中的一株“千年牡丹网”为隋朝西苑遗物,是洛阳牡丹的“活化石”。
牡丹园
-
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地44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时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白莲。